顯示較新嘟文

@kydest K380 的手感可比 K480 好多了。

話說回來你是否慣用機械鍵盤?是否是重度文字輸入者?K380 和 K600 TV 我自己都各有一把,只做輕度使用的話都我認爲都還屬不錯。

每当我以为自己掌握了正则表达式,总会有新的情况告诉我想太多了。

這效果看著可以,就是聽起來一股水月雨的感覺,低音敲鐵皮🙃

還有一套兔兔外殼,我不是兔🐰我就不試戴了🙈

@Chloev 首發的時候購入了一臺 K40 Pro,整體感覺還是可以的,只要不拍照什麼都好。外觀也算過得去,白色很漂亮,不過磨砂背蓋的抗刮擦能力很差。

另外 的功能雖然多,設計細節真的堪憂,比如那縱向不居中的打孔……

@Chloev @fivestone 這倒是未必,我認識的不少人挑選手機的前提就是有流暢可用的第三方 ROM,甚至不惜因此放棄新機種每每購入舊款。

我自己的話就不會太去弄這些,不過我是有按應用區分安裝的手機。

不知道這 有什麼毛病,剛才給人傳音訊訊息完全沒聲音,打開錄音機也收不到聲;我以爲是我什麼時候把麥摔壞了,想了半天重新開機又好了😓

拿到線之後發現 過於實誠,介紹裏沒寫同軸輸出就真的不支援同軸輸出😅

顯示討論串

乾脆買了一條 USB-3.5mm COAX 線纜,走同軸到 DAC,以求杜絕後患(

顯示討論串

昨天聽歌的時候發現解碼上不顯示音訊的碼率了,然後測試了半天發現是線的問題🤔
懷疑線上的電阻上得不對,仔細回想這根線還搞壞了我一個播放器,那台播放器本來沒問題,換用這根線之後,現在只要充電就自動重啓……,已經緊急用回 Pixel 的線纜了,然後而壞了就是壞了也不會自動修好😭

我觉得把工具当工具和玩工具本身的人根本是两拨完全不同的人,所以有时候交流会有按头安利的嫌疑,但其实本身初衷是好的,只是以己度人了而已。

比如对我来说手机电脑这两样东西我是在玩工具本身而没把它当工具,而当工具的人其实随便买一个能用好几年的跟我挑选的方向完全不一样。

再比如说笔记软件和 mastodon/fediverse 这系列东西我是当工具的,但似乎有很多玩这个工具本身的人看我讨论碰到实际问题 minimum working solution 就给我进行一些“玩工具”似的 over engineer 安利,其实并没有用。

再推广开来,博客这个东西我也是当工具目的达到就行,捣鼓建站一堆然后不写的那些人是玩工具,所以上次见到那个在人家”当工具“的建站小白指南下面用“玩工具”玩建站不写内容的心态去评论人家 docker 没用的人,就很烦。

玩工具本身 perfectly fine,问题是很多人没有分辨这个界限的功夫,而“玩工具”那帮人又通常是声音最大的,就很容易误导别人弄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互联网观察

顯示較舊嘟文